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正文

春季常发,皮肤专家谈防治

  春季常发,皮肤专家谈防治

   《贵州都市报》独家报道
  医学支持:贵阳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  李牧桑主任

  (引言)春季是许多疾病的多发季节,在春季复发的几率比较高。专家表示预防春季应从诱因入手。

  贵阳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李牧桑主任介绍:由于春季到来,气温变化,花粉、浮尘漫天飞扬等原因,容易引起。出现在患者周身,身上长出成片红疹,痛痒难忍,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春季的防护工作从现在就要开始做起。

  诱发的常见因素

  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皮肤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俗称“风疹块”。李牧桑主任介绍,诱发主要有以下常见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吸入性致敏源。这类过敏源指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花粉、粉尘等易感染的物质。

  2、食入性致敏源。这类过敏源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物”,如牛肉、羊肉、鱼、虾、魔芋等,以及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剂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它们都可诱发。

  3、接触性致敏源。许多肤质敏感的人皮肤接触到自身过敏的化合物(如:金属、染发剂、化妆品等)就有可能引发,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合物即为接触性致敏源。

  二、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和机械性刺激。

  四、遗传因素:某些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冷性、遗传性家族性综合症等。

  五: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免疫性皮肤病、恶性疾病、甲亢、高脂血症、内分泌改变(月经、妊娠、绝经)以及慢性疾病如胆囊炎、糖尿病等。

  六、感染:各种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常见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血吸虫等;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鼻窦炎、脓疱疮、败血症等。

  七、药物因素: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如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某些中成药如感冒清、牛黄解毒片等也可导致过敏引起的发生。

  预防的日常注意事项

  由于引起的因素是很多的。因此,专家提醒大家预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注意卫生,避免不良刺激。

  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避免吸入花粉、粉尘、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等;避免接触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对机体过敏的药物或食品等。

  注意饮食,避免诱因。

  患者尽量避免食用海鲜类食品、含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剂、酵母菌的罐头、腌腊食品、饮料等,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

  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

  平时应保持精神乐观向上,不宜过于兴奋或悲伤,注意气温变化,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的几率,以保持身体健康,将“挡在门外”。

  的发病机制

  李牧桑主任介绍,外部环境中有许多能够刺激人体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叫做“抗原”。当机体接触“抗原”之后,身体内部会产生一种与这种“抗原”相对应的另一种物质“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物质的时候,抗原物质会与“抗体”发生反应,而形成一种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标志性免疫蛋白,然后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过敏的症状及的症状。

  而抗过敏药物对整个“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免疫反应过程是没有治疗作用的,它只能缓解这种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各种因子所造成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会发现口服抗过敏药物的时候有效,一旦停用之后症状又会复发,就这样反复发作,增加病人的痛苦。

  如何治疗

  因此,在的治疗中,除了抗过敏药物的使用以外,还应配合免疫调节,降低免疫球蛋白(IgE)的反应性,这样才有可能阻止这种免疫反应的发生。贵阳皮肤病专科医院正是用这种方法让许多患者摆脱了被疾病折磨的痛苦。

  李牧桑主任还提醒大家:如果患上,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治疗,不宜拖延。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皮肤表面的风疹症状会加重,若急性发作,还有可能累及胃肠,引起黏膜水肿,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发生窒息而危及生命。

  由于的种类繁多,诱因复杂,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各不一样,所以自行护理对减轻病症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对于的治疗,建议由专家检查,准确找出过敏源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大多病程长且治疗困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早日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