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闹得欢,都是内分泌惹的祸
(导言)痤疮,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青春痘”,常被患者从表面上看作是一种单纯的,通常就诊于各大医院的皮肤科。殊不知,仅仅采用外部美容或简单的抗菌、消炎等治疗措施,往往收效甚微,痘痘依旧会“卷土重来”。其实,这小小“青春痘”的背后,隐藏着易被忽视的重要根源——内分泌失调。

雄性激素偏高,痘痘的“催化剂”
廖周红主任医师介绍,皮肤医学界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雄激素作用及皮脂腺过度分泌;微生物分解皮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刺激引起炎症及组织破坏;痤疮丙酸杆菌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参与局部的炎症反应等等。其中,雄激素的作用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痤疮之所以好发于青春期,与这个阶段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特点密不可分。睾酮是一种雄性激素。青春期男女性腺发育,体内睾酮含量显著上升,同时5α-还原酶活性增高,这种酶可以促进睾酮转化为活性更强大的双氢睾酮,从而刺激皮脂腺增生、皮脂分泌增多,同时还能影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阻塞毛囊形成脂栓,再合并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导致炎症。同理,很多女性在月经期前及怀孕期间出现痤疮加重的情况,也与特定时段性激素分泌的变化有关。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虽然正常,但由于局部的雄激素受体高度表达或者其与雄激素结合能力增强,同样导致皮肤局部双氢睾酮水平升高,进而刺激皮脂腺增生及分泌。
由此看来,痤疮并非单纯的皮肤问题,其根源还在于皮肤雄性激素的过度活跃,而双氢睾酮才正是这一颗一颗小痘痘背后的罪魁祸首。
部分疾病,让痘痘“长盛不衰”
“除了单纯性的雄性激素分泌增高之外,痤疮患者还不能忽视可能存在于肾上腺或者卵巢的内分泌隐患,以免掩盖病情,贻误治疗时机。”廖周红主任医师提醒说。
有些患者在“发痘”的同时,还注意到自己出现颜面和躯干部肥胖、体毛增长增多、食欲亢进、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应高度重视是否存在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肾上腺腺瘤或者增生可能导致分泌过多的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从而引发难治性痤疮。因此,痘痘治不好,查查肾上腺。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临床女性病人中并不少见,是一种难治性内分泌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综合征,肥胖、多毛、痤疮、月经异常等是它常见的临床表现。而生育期女性还可表现为不孕、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等,中老年患者则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子宫内膜。性激素的检验以及妇科B超检查不难作出诊断,而它很有可能就是造成痘痘“长盛不衰”的缘由。
不良习惯,痘痘的“助推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痤疮的发生率也开始逐年上升。研究发现痤疮与不良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过度油腻、刺激性饮食、微量元素缺乏、紫外线照射、生活压力增加、经常熬夜、乱用药等多种原因均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激素水平的波动,继而损害皮肤,使其自我保护机能日渐降低,从而加重痤疮的进展。
专家提醒:“患痘”朋友应该对症治疗
贵阳皮肤病专科医院痤疮科廖周红主任医师提醒说:由于产生痘痘的原因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患了痘痘的朋友应该对症治疗。
对于单纯雄激素分泌过度的痤疮患者,其正规治疗的要点在于:抑制5α-还原酶活性,降低双氢睾酮浓度,改善皮脂堆积,消除炎症反应。
对于部分雌激素不足导致睾酮/雌二醇比值升高、睾酮相对过剩的女性患者,适当补充雌激素也可以起到调节性激素分泌的效果,从而改善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痤疮症状。
对那些继发于肾上腺、卵巢等疾病而形成的痤疮,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然是首要任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药物、手术等解除了病根,痘痘自然也就随之消退,与此同时如果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更加有助于抗痘祛痘,重现健康肌肤。